丙烯酰胺對于普通大眾而言還較為陌生,是一種化工原料,而一提到化工讓人聯想到的就是劇毒和高危性,而事實上不是所有的化工產品都有劇毒,比如我們生活中食用的鹽和糖都屬于化工的范疇,目前丙烯酰胺是生產聚丙烯酰胺產品的主要原料之一,而后者又多用于各種廢水處理領域。
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們也介紹過丙烯酰胺的危害及生產技術,其中包括生物法和化學法,目前國內已經全面轉向生物法制備。而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可能一不小心就制造出來了這種有害的物質,比如最近在微博上熱議的炒西葫蘆含高致癌物話題,該微博中提到香港食物安全中心將22種蔬菜樣本分別用1200瓦和1600瓦電力的電磁爐不加油干炒。結果發現炒菜時間越長、溫度越高,蔬菜釋放的丙烯酰胺就越多。其中,西葫蘆高溫加熱后釋放出的丙烯酰胺最多,平均每公斤高達360微克,僅低于零食類的薯片(680微克)和炸薯條(390微克)。
筆者通過查找資料了解到關于該說法的專業解釋:香港食物安全中心顧問醫生保玉賢解釋,含有天門冬酰胺和還原糖的食物,經過120攝氏度以上高溫炒制,會產生化學反應,形成丙烯酰胺。天門冬酰胺是天然的氨基酸,在豆類、蔬菜中的含量較高。不同蔬菜中天門冬酰胺含量不同,因此釋放出來的丙烯酰胺會有差異。
最近幾年關于高溫油炸、燒烤食物也會產生大量丙烯酰胺的說法一直不決于耳,而這種物質可能會導致人體致癌,在國際癌癥研究機構也將該物質列為第二類致癌物。此外,人體內丙烯酰胺達到一定量后,不僅會損害人體神經系統,還會令人情緒低落,產生幻覺,甚至失去記憶。
對此食品專家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與建議,其中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平常炒菜時時間不要太長,且炒糊的菜不要食用,因為炒糊的菜發生過“美拉德反應”含致癌物,其次在炒菜時,千萬不要等到油冒煙了再熗鍋,這種做會除了使菜更易釋放丙烯酰胺,還會產生過很多有毒物質,對身體百害而無一利。在烹飪時多用蒸的方法烹調,少用高溫煎炒,蔬菜不要切太簿。
歡迎分享,請注明出處:聚丙烯酰胺網_51PAM.COM » 無意中“制造”出來的致癌物之丙烯酰胺